雖說“春眠不覺曉”,但對於有的人來說,春天是輾轉難寐的失眠季。
有一種失眠是由過勞引起的,對這種思慮過度、心血暗耗所致的多夢易醒、驚悸怔忡、神疲乏力、面色不華、氣短懶言,證屬心脾兩虛的患者,推薦喝千古名方——歸脾湯,能健脾益氣、生血養心、安神助眠。
- 香港隱形眼鏡網: 批發零售各種日韓彩色隱形眼鏡 www.LENS.hk
- 風揚環保袋: 專業生產各種環保袋,尼龍袋,帆布袋 bag-factory.com.hk
- 我透過 Uber 賺取豐厚收入,我想你也有興趣參與其中。獲得詳細資訊
取黃芪、黨參各12克,龍眼肉、遠志、酸棗仁、茯神、木香各10克,白術、當歸各9克,炙甘草5克,一片薑,3粒大棗,放進瓦煲或養生壺中,加水沒過藥材,浸泡半小時,大火煮沸後小火煮成2碗,早晚各一碗,或濃煎成一碗,臨睡前服用。
可連續飲用7~10天。
中醫認為,“心生血,脾統血,肝藏血”,淩晨1點~3點為肝經最旺的時間,“人臥則血歸於肝”,此時當睡不睡,還在進行緊張的腦力工作,久而久之必使心血耗損,以致肝失所藏,神失所養而不寐。
歸脾湯看似用藥多,實際就是兩個氣血雙補的小方劑,再添一味木香行氣助運,是治療失眠的經典名方之一。
方中黃芪、白術、黨參、灸甘草為主藥。黃芪本身是補氣藥,味甘,五味入口,甘先入脾,更能升發脾臟的清氣。
當歸、龍眼肉、遠志、茯神、酸棗仁五味補血斂陰藥為臣藥,能補血養心、安神定志。
思慮過度者多伴有氣機鬱結不舒,木香行氣醒脾,使本方雖氣血雙補,卻補而不滯,為佐藥。
姜、棗調和營衛,為使藥。諸藥合用,有益氣健脾、補血養心之效。
歸脾湯從補脾胃著手,以養血安神藥引血歸經,佐以行氣藥舒脾,行血中之滯,最適合思慮過度、勞傷心脾的失眠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