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 , 1 月 23 2025
Home / 兩性 / 人到中年,繼續成長

人到中年,繼續成長

發展心理學家認為,人在各個階段都會成長,但獲取幸福的方式千差萬別。

對於步入中年的人來說,年輕時能讓你獲得幸福的東西,在這一階段也許就不適用了。

當發現了這個階段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,你才能拿到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,繼續成長。

1.瞭解內心需求。

比較這兩種觀點:“我全力以赴了就可以了”“我要比別人做得都好,我要贏得成功”。

兩種態度都沒有錯,但後者更適合需要獲得認同感的年輕人,中年人則更需要一顆寧靜的心,能夠瞭解自己,知道自己的付出是獨一無二的。

人到中年,該丟掉被人衡量的恐慌了,你大可以施展才能天賦而無須擔心他人有更優秀的表現。

你也無須再去向世界證明自己,可以集中注意力做一些自認為有意義的事,收穫內心的滿足。

廣告:

2.克制物欲。

長時間追求物質並不是尋求幸福的好途徑。

年輕時,我們追求車子、房子、服裝、首飾……但當我們把所有寄託都放在物質上時,一旦達到目標,就很容易空虛。

人到中年,大多都已經有了一些經濟基礎,這時,在物質追求上就應該適可而止,不被其所累。

中年人需要尋找精神寄託,從人生意義層面去追尋幸福感。

3.不再和權威對抗。

年輕人往往心高氣傲,甚至鄙夷自己的上級。

但到中年,有一定職場經驗的人應該明白,沒有必要再花時間來證明你比部分權威人士更有能力、更聰明,這有很多好處。

Related:  男人有這5種行為,說明他把你當外人

1.你可以稍微放鬆一點,僅僅做好自己的分內事;

2.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;

3.無論在哪個單位,都能贏得上司的信任;

4.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全部責任。

當你不再那麼爭強好勝,先天的才能自然就會顯露出來。

4.直面短板。

有遠見的人敢於承認自己的缺點,並知道長處、短處是緊密相連的。

例如有人年輕時耿耿於懷自己不擅社交,因此失去很多機會,但隨著年紀增長,瞭解到正是因為自己不愛社交而更喜歡沉浸在閱讀中,才有了更深刻的思想見地,成為單位裡少有的“思想者”。直面自己的短板後,你會感覺更安心,會主動尋求優劣勢的平衡,更知道自己能做什麼、不能做什麼,從而揚長避短。

Related:  透視12生肖最需要的安全感

5.學會說“不”。

是時候與你不願意接觸的事情劃清界線了。

對所有事情都不遺餘力去做只會讓你崩潰,中年到來,需要簡化生活。

我不想去參加這個聚會、我不同意這個觀點、我不能把車子借給你、我不願把錢借給你、我不太喜歡這部電影……明白自己是誰,要什麼,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,說“不”的能力很重要。

也許會得罪一些人,但既然是不瞭解你的人,就無須太在意。

 

Related:  人瑞夫婦結髮82年 談維繫婚姻之道:「好好對待另一半」
Related:  一個人越是不愛你,越會有這樣的表現
Related:  對你動了真情的女人,會常問這4個問題
訂做 環保袋 - 帆布袋 - 不織布環保袋 - 紙袋 - 尼龍袋 - 冰袋